(三)着眼于增强执政能力建设,以改革精神推动党建工作创新。为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县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主题,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去年,以全省县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县委深入研究探讨并形成了《县委管党责任制》,配套制定了管党、基层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的制度26项,从而在纵向上建立起以县委书记为管党第一责任人,县委常委按分工负责,其他领导干部协调配合,横向上建立起以组织部门为主的网络化管党模式。班子成员以身作则,认真履行管党责任,积极深入到党建联系点,真正把党建联系点建成了各项工作的示范点,推动了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班子成员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通过实施“三个三”工程和“农民党员致富工程”,加强农村“党员责任区”和“农民党员致富协会”建设等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干部工作中,县委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当作选拔任用的首要条件。制定了《**县委贯彻执行实施细则》、《**县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实施细则》、《**县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若干规定》、《关于实行干部差额任用的实施意见》等项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对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干部选任程序,完善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干部工作导向。从2000年6月**县首次实行公开选拔以来,共进行了4次公开选拔,共选拔正副局级领导干部31人。为了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从20xx年9月实行新提拔干部试用期制以来,全县共有70名干部实行了试用,其中:首批实行试用的29名干部,因思想政治素质不过关,有1名干部取消了试用职务,有1名干部被延长试用期半年。通过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优化了干部队伍,提高了干部素质,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三、注重实效,始终紧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要求来落实
**县委紧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根本要求,深入落实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各项任务,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夯实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认真履行带领群众致富的根本职责。县委始终把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带领群众致富作为根本任务,引导班子成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时刻把自己当作人民公仆,把领导岗位作为服务平台,把领导权力作为服务手段,常思富民之策、多办富民之事,千方百计发展经济,不断增加群众收入。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集思广益,献计出力,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为群众致富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争创一流业绩,使县域经济发展登上了新的台阶。20xx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5.43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1483万元,城乡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3.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7.4和14.8。在“以调促农、主副换位”的战略思路指引下,通过招商引资、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兴建农产品专业市场、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推进农户与企业合作等形式,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始向基地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全县绿色食品种植面积扩大到113万亩,新增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识5个;畜牧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羊、牛、鹅”三大龙型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去年牧业产值实现5.9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8;以兴旺米业、如意淀粉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达到13家,以景星牲畜交易市场为代表的各类专业市场扩充到7个,年交易额超过1.6亿元,以龙华养鸡协会为代表的中介组织发展到133个,农民从产业经营中直接增收4200万元。同时,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加快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全县累计转移劳动力近12万人,农民直接创收近4亿元。目前,全县人民在县委的带领下,已经大踏步地走上了致富之路。
(二)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始终坚持爱民靠民的执政理念。县委始终把爱民靠民作为执政的根基,引导班子成员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把群众当作工作中最坚强的依靠力量,工作中充分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班子成员恪守爱民之责,坚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工作再忙,也能耐心倾听群众反映;矛盾再多,也不忘群众利益;事情再小,也尽力当大事去办,从细微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20xx年,县委深入开展了“利民行动”,重点开展促进再就业、助学、帮困、解难、助残、危房改造、治乱、方便群众、农民减负、倾听群众心声等10项行动,并细化为46件利民实事。经过班子成员的积极努力,“利民行动”效果显著,真正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