㈡品种改良工作措施得力,牲畜良种化进程不断加快。继续采取对优质冻精和引进种畜进行补贴的优惠政策,有效调动了农牧民参与改良的主动性;将改良任务层层分解到乡镇场、村队,签订责任书,落实任务到人;启动实施了小畜配种工作,为实现羊产业“两高一优”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20xx年,全县在农区开设黄牛冷配点25个,完成黄牛冷配改良4966头,完成任务的101.3%;启动维修了3个小畜配种站,完成小畜配种4732只(其中细毛羊改良4200只,肉羊改良532只)。引进新疆褐牛种公牛20头, 依托自治区畜牧业良种补贴项目引进了80只新疆细毛羊特级种公羊和一级细毛羊种公羊,引进肉羊种公羊23只(萨福克20只、陶赛特3只)、优质基础母羊200只(萨福克、陶赛特各100只)。今年全县黄牛冷配任务仍为4900头,截止目前,已完成冷配母牛1395头,完成任务的28.5%,冷配进度较上年明显加快。
㈢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工作,稳步发展生态畜牧业。一是认真实施退牧还草、世行贷款项目。按时完成20xx年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完成项目投资240万元,建设草原休牧围栏10万亩。认真完成世行项目报帐材料编制工作。顺利通过了20xx年及20xx年第一期的退牧还草项目委托审计和世行项目交叉审计。二是扎实推进草畜平衡、牧民定居示范点建设。根据自治州安排部署,20xx年我县实施了安乡托斯呼尔图村草畜平衡、牧民定居示范点建设。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草畜平衡牧民定居试点工作方案》和《草畜平衡实施方案》,下派驻村工作组指导落实牧户草料地种植面积和各项建设任务,完成草料播种面积达1634亩,制作青贮饲料达1800余吨,抗震安居房建设14户、暖棚圈建设67座、青贮窖59座、沼气池68座,全面完成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并在牲畜转场前完成了与牧户签订草畜平衡责任书工作,指派专人核实实际放牧牲畜数量,使该全村30%的牲畜(4700头只)全部转入牧民定居点实行舍饲越冬,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今年,我县选择呼场牧四队、博镇孟克牧业队作为牧民定居、草畜平衡试点村,经过前期多次调研、入户走访,在广泛征求牧民意愿的基础上,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了呼场牧四队、博镇孟克牧业队牧民定居草畜平衡建设规划,确定了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委托有关单位设计了整体布局、院落、住房、暖圈建设平面图,县水利、交通、电力等部门也就改水、道路、通电工程建设制订了实施方案和设计图纸。经初步测算,两个试点村建设投资概算为1185.54万元(其中博格达尔镇孟克牧业队牧民定居建设投资为381.4万元,呼场牧业四队牧民定居投资建设804.14万元)。3月底,在两个试点村分别召开了牧民定居动员大会,明确了牧民自筹比例(要求定居牧民每户自筹资金4万元,并在开工建设前至少每户上交3万元)。4月13日,我局委托县城乡建设招投标办公室在博尔塔拉报发布**县牧民定居点建设工程招标公告,现已完成招投标,近日中标方即将进场施工建设(呼场牧四队定居点“三通一平”工程正在进行当中)。三是抓好饲草料种植,提高草料加工利用率。立足实际,紧紧围绕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注重加强牧区草料地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牧民种植饲草料。20xx年全县牧区草料地新增种植饲草料地面积5996亩。今年我县将4万亩草料地种植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场、各牧业村队、各地块,制订了详细的饲草料种植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县、乡、村负责人,还对集中连片草料地所在地块进行了核实、测量。4月12日,**县牧区饲草料种植现场观摩会召开,在5个乡镇场现场观摩了播种情况,有力推动了全县牧区草料地示范田建设步伐。同时,我局积极与自治区农科院联系,购进饲用甜菜籽种250公斤,计划在4个乡镇场(哈镇、查乡、塔秀乡、呼场)试种面积500亩。通过以上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有力保障了我县草料地种植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完成。据统计,全县23个牧业村队1254户牧民计划种植草料地40092亩。截止目前,全县牧区已播草料面积达23095亩,其中已播种小麦21012亩(其中已套种苜蓿11390亩)、玉米1850亩、甜菜233亩,完成计划任务的57.73%。大力普及科学饲喂技术,提高饲草料利用率。广泛宣传,全面推广“长草短喂、短草槽喂、粗草细喂、细料精喂”饲养方式和配方饲料,争取使农牧区牲畜早育肥、早出栏,以减少饲草料消耗,达到以节补欠的目的。四是扎实做好草原治蝗灭鼠工作。全县完成草原虫害防治面积38.4万亩,鼠害防治面积达5万亩。通过草原虫鼠害防治,有效地遏制了草原虫鼠害的蔓延,确保我县草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五是切实草原防火工作。切实加强草原防火工作,认真落实春秋季防火值班制度、防火零报告制度,提高草原防火应急反应能力。县草原监理所积极争取并纳入了国家边境草原防火隔离带建设项目县,进一步提高了我县草原防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