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条件;完成农网改造项目1200户,解决了1141户5766人的用电问题;实施凤明线芦子园段公路修缮工程;解决了火烧桥菜地生产用水困难;完成芦子园小河边、大芦园、阿货山3个自然村147户异地搬迁项目、城区道路、供水管网修缮、大柏树村和小水井村热水河片区开发等项目申报工作。
新农村建设及扶贫开发取得新突破。小田坝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通过县级验收,112户509人实现搬迁;蚂蟥沟自然村地质灾害搬迁工程通过市级验收,62户251人实现搬迁;实施扶贫整村推进4个村,完成茅草房改造251户;退耕还林2945.2亩,建成沼气池486口;小湾移民“三通一平”等民心工程,有效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以“三村工程建设”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首批“三村”建设行政村村完成投资790万元;以大柏树崩龙田、小水井白沙沟、大坝水井寨为示范点的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取得实效,完成投资800多万元;实施村移民寨新农村建设点安居房建设30户,建成村内主干道水泥路1.193km,投资190万元;实施地震安居房拆除重建70户,加固200户,投资110万元;认真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发放“一折通”、能繁母猪补助、农机具补贴、农村和城市低保共1400多万元。通过扶贫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全镇扶贫工作整体推进,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认真贯彻县委政府招商引资战略,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做好驻镇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鸿骏、海山、振兴、兴达、汇华等一批招商引资企业落户我镇,带动了我镇基础设施改善,促进了就业,增加了收入。
(三)高度关注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认真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两免一补”政策,创新管理机制,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行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镇小学入学率达99.8%,辍学率为0.2%,初中毛入学率达91.39%,辍学率1.97%,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
卫生、人口与计生工作成绩明显。完善了镇村两级卫生体系,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建成村卫生室5个;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率达96%以上,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得到遏制;扎实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爱国卫生运动、艾滋病预防等工作,人民健康得到更加保障,卫生工作成绩明显。全镇计划生育“创优”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历年镇人口与计划生育控制指标低于县下达的指标,出生率为3.8‰,计划生育率达92.11%,优选节育率达85.11%,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46户,上报双女户134户,落实养老扶助对象41人。加大经费投入,配备计划生育专用车一辆,保证计划生育工作正常开展。
文化、广电事业持续发展。实施镇文化站综合楼修缮。“阿数瑟”、“月亮升起来”广场集体舞活动进一步普及推广,全镇共组建民族民间业余文艺宣传队8支,每支人员均在50人以上。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全镇共发放接收机2855户2855套,解决了16325人看电视难的问题,架设农村地面接收站,全镇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100%。办好《信息》,刊发74期447条,其中:省级采用2条,市级采用87条、县级采用287条。
以“平安镇、村”创建为载体。深入推进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工程。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切实保障了辖区社会稳定。全镇普法教育深入进行,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专项整治,杜绝了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总结四年的工作,我们主要有以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是围绕经济建设,加大固定资产和招商引资的投资力度,经济建设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二是立足区域资源,合理布局产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断探索和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举措,逐步培育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特色优势;三是高度关注民生,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紧抓发展机遇,用足用好有利条件;四是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以新作为谋取经济社会新和谐。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制约发展的“瓶颈”没有完全打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还缺少坚固的平台。二是农业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农民可持续稳定增收后劲不够强。三是安全生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待以加强。四是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改进。
Tag:工作汇报,工作汇报格式,工作汇报范文,总结报告 - 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