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20xx年11月担任陶吴镇党委书记。身为基层党组织领导集体中的一班之长,在历时三年的摸索与实践中,深切地体验到:书记好当,当好不易。“一把手”身处领导班子集体中的核心位置,无论是在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还是在班子内部的运作中,都要起关键作用,负全面责任。如何当好“一把手”?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把手就是“出主意,用干部”。我区镇(
街道)的历届党委书记中不乏成功的范例,他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有独到之处。我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高尚的品格、务实的作风和从政为民的经验,并在实践中努力体现和加以提升。从任职履新的一开始,我曾反复思考,多方求证,究竟怎样带好队伍、干好事业?经过深思熟虑,我为自己定了工作的总体导向,在工作目标上,“带一支团结精干的队伍,树一方积极向上的风气,创一种科学发展的业绩”;在工作落实上,“以科学的发展观明思路、抓决策,以正确的政绩观定目标、办实事,以正确的人生观强党建、带队伍”。经过三年的工作实践,可以说,已经把我镇的党政班子总体打造成为一个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班子;一个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班子;一个善于把握自我,勇于超越自我的班子。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班子的带领和垂范,全镇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经济建设上,农业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农民增收取得初步成效;企业改革改制不断深化,盘活盘优一批存量资产,经济效益明显增长;工业集中区的加速建设,为今后发展增添了后劲。在社会事业上,省级示范小城镇、教育现代化乡镇创建、计生站、敬老院的建设以及一系列的民心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和建成,受到了干部群众异口同声的赞许。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创新中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前不久区委组织部对基层班子的考察考核中,给予了我镇班子很好的评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班子全体成员团结协作,凝心聚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作为班子的“一把手”所践行的工作“辩证观”,也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我当班长的“辩证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在决策过程中既民主又“集权”。在领导班子决策过程中,我一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提倡民主决策,提倡讲真话,讲实话,提倡管理的层次,谁主管谁负责,要求一级向一级负责,大家向党委负责。工作中,我坚持重大问题决策必须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实行最广泛、充分的民主。对我个人看准的,绝大多数同志赞同的事,一旦形成决议,大家必须认真执行,个人意见可以保留。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我又特别注重“集权”,用“一把手”的权威,强力推动班子集体决定的事项,绝不允许执行过程中出现推诿、敷衍现象,坚持做到定下的事项干必成,成必果。如果出现执行过程中未及预料的问题,我负全责,不推卸。例如在国家粮库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群众对有关政策不了解,出现了群体越级上访事件。我没有将此事的责任推给别人,而是主动向区委作了检讨。
二是在权利使用中既无私又“自私”。摆正无私与“自私”的关系,就是处理好权与利的关系。权与利是一对孪生兄弟,也是一座天平的两端,一旦失衡,必然会招致实祸。古人云:“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无私才能无畏,在廉洁自律方面班子成员都起到了表率作用,我镇两年被评为无职务犯罪先进单位。
就权来说,我认为镇党委书记不仅仅是一个职务、一个岗位,更是一种责任,有多大权利,就有多大责任。权利是党和人民给的,干的好有口皆碑,得到群众的认同和拥护,众人夸赞,干不好可以随时把你拿下,让更有能力、更有才华的人来干。就一个人来说,当官用权是一时的,做人才是一辈子的事情。有权不为民做事,慢待事业,漠视群众,一事当前,“私”字为先,才是最大的腐败。就做官来说,我自认为心态平衡,既不刻意追权,也不设法逐利,而是把权力作为一项事业来运作,不求做大官,但求做大事。
就利来说,我深感党和人民给我的已经很不少了。我的年收入加起来就是5万多元,平时公务活动中所用的烟、酒、茶基本不花自己钱,还有一辆小车跟前跟后,一年少说也要花掉3-5万元。现在条件比过去更好,原来进进出出坐的是“普桑”,现在用的是“帕萨特”。即使后面车改了,还有补贴。扪心自问,组织上给自己工作创造了优越的环境与条件,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为党、为人民尽心尽力地工作?因此,我们只能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每项工作。如果做不好工作,只能是对党、对人民有一种负疚感,甚至是一种负罪感。
Tag:工作体会,班主任工作体会,银行工作体会,总结报告 - 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