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员的表演方面,不得不提的是甄子丹,虽然依旧还有人说他表情木讷,没有演技,但我想这真的是对演员的一种偏见。本片里甄子丹所刻画的叶问,并不似那么简单的木讷可言,我更愿意称之为“大师风范”。喜恶不形于色,沉稳低调,谦卑恭敬,但面对列强凌辱和对手挑衅,依然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威震对方。例如教训前来踢馆的金山找一场,动静皆宜,从一开始金山找的挑衅、李钊的前来、妻子的怒喝到中段叶准给妈妈带来的话,乃至最后叶问用鸡毛掸子做武器,整场戏甄子丹的演出可圈可点,用木讷简单形容,实在不公。虽然甄子丹的确在演技上比不上某些演员,但我相信一个演戏这么多年的演员,总会有他自己的一种“气场”,只要找准一部电影的气场和他相衬,那么就会最大程度的挖掘出这名演员身上应有的气质。而《叶问》之于甄子丹,就正好是这种情况的出现。
由于题材上的相近,使得我在观看《叶问》时不得不想起十多年前李连杰的经典作品《精武英雄》。同样是有关日本侵略的大场景,《精武英雄》是我眼中最好的功夫电影,其经典之处从中日关系的思考,武德与武功的必要联系,对于自身与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等等,都让《精武英雄》不仅仅的只是拍成几个打手的擂台较量,而让观众在目不暇接的打斗之后,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而《叶问》,虽然没有《精武英雄》那么复杂,但依然有着自己的一哲学思想包含其中。叶问对于金山找的惩戒,对于学武的思考,对于国家存亡的大义,都是可以让观众思考的故事点。以我的观点,《叶问》是在《精武英雄》之后,唯一一部可以在内涵和武戏上,两者并驾齐驱的电影。
最欣慰的是看到甄子丹,终于有了一部真正能够代表自己的电影。过去他的作品里,打得如何先不论,大部分电影里,甄子丹扮演的都是“打手”,而不是“宗师”。像《导火线》,还只是马军这种武夫的“警察捉贼”式无脑打片,或者又是《黄飞鸿》里,其内心根本得不到展现的纳兰元述之类的角色。而叶问这个角色,绝对能够成为甄子丹个人表演生涯里的标志性角色,其身上蕴含的种种宗师风范,足够与李连杰的黄飞鸿相提并论。
至于其他几位角色,樊少皇的肌肉相当让人信服和害怕,他在片中的打戏也很是好看,《力王》之后,多年不见!林家栋这个角色则还是一如既往的“奸”,不过好在奸中有忠,没有脸谱化这个汉奸;任达华则是最轻松的一个,全片和《杀破狼》一样,继续当一个“挨打”的主。至于初次上镜的熊黛林,的确漂亮,不过表演略却灵气,好在本片里她只要尽职尽责的演一个贤妻良母便是,所以也不用过分追究她演技的深入。
看完两场《叶问》,直到现在我的心里仍然是异常的兴奋。能够在大银幕上体验这么激动人心的电影,于我而言乃是幸事一件;我亦希望所有喜欢功夫片、动作片的观众,能够去欣赏这部上佳之作。至于本片的另一个作用,我和好友走出影院后想到的则是:不知道因为本片而产生学咏春念头的观众,会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