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大讨论哪国理念更好
“每科成绩必须拿A、不好好练琴就骂女儿垃圾、不准参加玩伴聚会。”
新年伊始,亚裔虎妈、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制定十条家规、采用高压手段管教女儿的故事,引发了中美育儿理念的大讨论——美国一些媒体认为,在教育子女方面,中国母亲的严格教育方式似乎更见成效。正在素质教育之路上蹒跚起步的中国母亲们则开始困惑,宽松的家庭氛围,不是更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么。
蔡美儿为何要采取这种教育方式?严厉的管教背后,她如何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近日,通过电邮、电话等方式,本报对话亚裔虎妈、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
“有些词语,看上去很严厉,其实我是想幽默地表达这个育儿的过程。”
京华时报:“虎妈”这个称呼是谁给你的?为什么这么叫你?
蔡美儿:我对女儿要求严格,她们有时受不了,背着我叫我“母老虎”“伏地魔”。我先生杰德觉得我过于苛责,认为我的要求太高太强硬,让家里太紧张,不自由。他们不满时或开玩笑时,就喊我“虎妈”或“伏地魔”。
京华时报:你怎么看这个称号?
蔡美儿:我喜欢这称号。
京华时报:我在网上看到,你的育儿经验最近引发了中美教育方式的讨论。有一些人因此认为中国妈妈的教育方式强过了美国妈妈。
蔡美儿:月初,一家报纸报道了我严厉教育女儿的事。我的邮箱收到了300多封信,不少是指责我的教育方式极端残酷,没有人性。1月8日,美国一家纸媒将标题做成了“为什么中国妈妈比美国妈妈更优秀”。再后来,《时代》又发文分析称美国父母是不是该思考自己是个“失败者”。
其实,这不是我的初衷,媒体的有些报道是断章取义,让大家误读了我的教育观。最近我一直在澄清:我是一位华裔妈妈,用我所受的中国式教育管教了两个孩子,并记录了这个育儿经历,仅此而已。其中所使用的一些词语,看上去有些严厉,其实我是想幽默地表达这个育儿的过程。
“你是否有更好的教育方法?没有,请配合我。”
京华时报:你怎么严厉教育你的女儿?
蔡美儿:我给两个女儿制定了10条清规戒律。在学习上,我不准她们任何一门成绩低于“A”。
我的大女儿索菲娅五年级时,有次乘法速算测试得了第二。接下来我每晚让她做20张试卷,每张100道速算题,我在一旁掐着秒表计时。一周强化训练后,索菲娅次次稳拿第一。小女儿露露有次没做考试加分题,我告诉她家教良好的孩子都应做加分题,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分数将优秀和平庸区别开来。从此,露露再也没放弃过加分题。 www.xxk123.com
京华时报:有人反对你的这种教育方式吗?
蔡美儿:在美国社会,按照中国人的方式教孩子,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冲突,这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
京华时报:你丈夫同意你这么做么?
蔡美儿:我在家里并不占优势,我丈夫杰德就是一个有犹太血统的美国人,要求我不要太严。我和他签协议让他不要干预我对孩子进行中国式教育,我问他,你是否有更好的教育方法?没有,请配合我。
京华时报:这种教育的效果怎样?
蔡美儿:两个女儿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纪录。索菲娅18个月就认字母表,3岁阅读《小妇人》,开始弹钢琴,14岁就在卡内基音乐大厅弹钢琴。露露练小提琴,12岁成为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有人称她们是“音乐神童”。
成年后,露露改打网球,裁判评价她“是那种不付出110%的努力决不罢休的小姑娘”。
“当她已经长大时,我应该把一些选择权还给她,让她做真正喜欢的事。”
京华时报:有人对你不让女儿参加同伴聚会不理解,不应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吗?
蔡美儿:不参加玩伴聚会,是因为时间很宝贵,会耽误练琴时间。有一次,索菲娅一直央求说她想参加最好朋友的生日聚会,我心一软就答应了。可第二天早上她到家,很累,焦躁,也没心练琴了。一盘问才知道,她一整晚都在听一位同学谈论对性的神秘尝试。我后悔让孩子接触这类糟粕聚会。我认为,没必要让孩子犯了错误再学习。
京华时报:孩子们不听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