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历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
1、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4、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评价
1、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2、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备 注
1
2.9—2.13
生活中的数
4
2
2.16—2.20
观察与测量
5
3
2.23—2.27
加与减(一)
5
4
3.1—3.5
加与减(一)
5
5
3.8—3.12
加与减(一) 我和小树一起成长
2
6
3.15—3.19
有趣的图形
5
7
3.22—3.26
有趣的图形
5
8
3.29—4.2
加与减(二)
5
9
4.5—4.9
加与减(二)
5
10
4.12—4.16
加与减(二)
5
11
4.19—4.23
加与减(二)
5
12
4.26—4.30
小小运动会 购物
5
13
5.3—5.7
购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