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期员工思想现状和工作思路的探究
实行企业转型和推进精确管理是企业在客户低值化、利润微利化、业务差异化、竞争白热化形势下的重要战略和明智选择,但在企业走向转型的轨道和过程当中,员工的思想信念、价值观念、心理诉求等方面也发生了许多复杂而多元的变化,甚至在企业内部形成气候和浪潮,起了一定负面性、消极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成了
企业转型和企业发展的极大阻碍,甚至成为企业的管理危机,必须引起各级重视,寻求积极对策,消除思想障碍,化危机为动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一、转型期员工思想现状分析
企业从高速发展走向激烈竞争,不但承受着来自市场方面的挑战和压力,还承受着来自内部管理的矛盾和困扰。同样员工从枕着“铁枕头”的安逸走向捧着“瓷饭碗”的危机,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比较明显,这种变化呈现倾向性、苗头性、群体性、多元化、复杂化,主要呈现如下几种类型:
悲观论下的离散型:由于处于转型期,企业景况较之以前有明显的差异,员工待遇随之有所减低,而工作压力不断加大,一部分员工对企业的前景和自己的前途感到希望渺茫,相当悲观,于是这部分员工不“安居乐业”,表面上积极应付工作,实质上做好另谋高就的打算,这部分员工主要是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员工,不安心工作,离心散心,随时做好离职的两手准备。
自谋论下的兼职型:对于企业目前的困境,迫于生活的窘迫,一些低薪、低岗而社会能力强的员工到处高唱“谋出路、留出路”的论调,把主要精力放在外面炒更兼职、创办实业,赌球买私彩等违法行为比较多,一些员工因此致富,对“工资”小菜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而对于本职工作漠然置之,在单位甘当“二老板”和“甩手掌柜”,在外面拼命当“董事长”,主业——本职工作变为副业,副业变为主业。
中庸论下的混岗型:中庸即无为,无为也即无所作为。一部分员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碌碌无为,一份工作混一份工资,一份工资混一口饭吃,整天不知所措,有工作即做,无工作呆着,有吩咐即做,无交办闲着,一杯茶水喝半天,一张报纸看一天,守着岗位混日子,无所事事,虚度年华。
享受论下的安逸型:一部分员工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乐主义和“人生苦短”的及时享受思想,把主要精力全部花在玩乐之中,经济条件和家庭环境较好的,整天吃喝玩乐,经济条件不大好的,则成为“月光族”,沉醉于风花雪月之中,难得逍遥自在,工作好坏均无所谓。
无奈论下的坚守型:一部分员工对企业前景和自己的出路感到担忧的同时,也对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感到非常无奈。但由于这一部分员工思想信念还比较坚定,在希望和迷惘的夹缝之中,始终相信企业终有一天会有所好转,所以还在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力尽所能地为企业做工作。
无谓论下的综合型:以一切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心态立身处世,其思想融合了以上类型的思想,性格复杂,情绪波动,多面型、复合型人生,缺乏人生目标,激情沉睡,生活工作凭情绪而论,视利益而动。
当前员工思想出现如此明显、复杂的变化,除了积极、肯定的思想心态外,还呈现以上多种类型的消极、负面的思想心态,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思想就会汇成主流,员工就会集成群体,形成气候和浪潮,在稳定企业局势、保持竞争优势、建设优秀团队、构建和谐企业、推动企业发展等方面带来极大的挑战和阻力,成了当前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这些思想的产生是企业机制、管理、环境等内外、主次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的积怨聚积、矛盾加剧、管理冲突的集中表现,其原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既有个人性格特征、价值观念、社会阅历等内源性,又有社会环境、企业文化、管理体制等外生性,既有主因,又有外因,主要原因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体制原因。由于企业在政绩观和发展观上出现“短视”行为和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没有很好地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致使一些领导片面、一味地追求政绩,媚上而不善下,唯上级为上,视员工为下,唯指标、唯政绩为首要,于是决策不切合实际,缺乏科学论证、民主抉择,搞暗箱操作,玩数字游戏,吹泡沫工程,甚至出现决策失误。同时由于监督制度“虚设”,一些领导为所欲为,搞损公肥私,搞一言堂、一支笔、一家亲,作风腐败,独裁专制,政绩考核上的偏差、领导决策上的随意、领导作风上的腐化,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伤害了员工的感情和损害了员工的权益。
Tag: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