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经验交流对山区畜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正文

对山区畜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10-15 15:41:44]   来源:http://www.xxk123.com  经验交流   阅读:8289

导读:本文作者:剑阁县畜牧食品局:徐全南 文秘公文网原创投稿 对山区畜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加大,畜牧业经济比重占农业经济比重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山区县已达到1/3强。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山区畜牧业,事关畜牧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环境面貌的改善和发展活力的增强,就成为了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剑阁县实际情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短暂的市场供求变化难以维系山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畜牧业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畜牧业的支柱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牧、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单纯以市场量的供求变化引导的生产,难以完成畜牧业的产业化。 1、市场供求变化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受国家东西部产业转移政策影响,以20xx年下半年起为例,全国畜产品市场呈现供不应求态势,价格持续上涨,到20xx年,猪肉价格达到建国以来最高价格。利润的攀升,使各地发展畜牧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发展畜牧业被各地列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推进,然

对山区畜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标签: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http://www.xxk123.com
本文作者:剑阁县畜牧食品局:徐全南 文秘公文网原创投稿
对山区畜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加大,畜牧业经济比重占农业经济比重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山区县已达到1/3强。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山区畜牧业,事关畜牧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环境面貌的改善和发展活力的增强,就
成为了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剑阁县实际情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短暂的市场供求变化难以维系山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畜牧业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畜牧业的支柱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牧、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单纯以市场量的供求变化引导的生产,难以完成畜牧业的产业化。
1、市场供求变化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受国家东西部产业转移政策影响,以20xx年下半年起为例,全国畜产品市场呈现供不应求态势,价格持续上涨,到20xx年,猪肉价格达到建国以来最高价格。利润的攀升,使各地发展畜牧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发展畜牧业被各地列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推进,然而好景不长,猪肉价格在经历了连续8个月的持续高价后出现暴跌,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头15天大的小猪就从200多元,跌到60多元,活猪价格从每公斤12元跌到6元左右,市场猪肉价格也从每公斤18元左右跌到12元左右。以量的扩张代替畜牧产业发展的结果,导致各地养殖业发展一涌而上,结果农民不仅赚不到钱还要亏本,养殖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
2、山区县的区位劣势不能适应市场的瞬息变化。从区位上看,山区县远离大、中城市,且往往与几个大城市同时处于等距离的状态,似乎可同时接受多个城市经济辐射和吸引,这种边缘效应的共生作用使众多山区县成了城市吸引和扩散实际上的“盲区”。与发达市、县相比:一是接受市场畜产品需求信息相对迟缓,渠道单一;二是产品进入市场运距长,成本高。多种因素导致山区鲜活畜产品在同等条件下难以适应市场的价格波动和需求变化,竞争力彰显不足。
3、短暂的市场供求变化所引导的生产不利于规模效益的实现。产品数量少,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攀升,养殖户增多,产品数量增多,供大于求,价格下降,这是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养殖户以单个家庭生产为主的“散兵游勇”、“家家养猪、户户养鸡”式的生产模式,生产规模小,产销完全受市场左右,收益极为不稳定,在畜牧养殖已成为山区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的情况下,潜在的市场风险使众多的养殖户仍不敢有意识的扩大养殖规模,为规避市场风险,他们就只能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保持较小的养殖规模。
4、不成规模的养殖使实施畜牧业产业化失去了基础。山区县域传统上自成封闭的系统,畜牧生产绝大部分以满足县域内市场为主体目标,其有限的市场容量难以刺激和促进整个畜牧业的发展。发展壮大以消耗本地农产品原料为主的龙头企业,是建立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是化解农民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是畜牧业产业化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一定规模的养殖既是龙头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依托,也是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的基础。
二、市场绿色畜产品的不变需求是山区畜牧业发展方向 .
市场假劣白酒、病死猪肉、劣质奶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使人们对食品安全倍加重视,绿色无公害无污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基本需求。商务部发布的城市消费者中71.8%的人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一定额外费用。这一需求趋势决定了绿色环保型畜牧业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新亮点,“绿色肉食品”已成为畜产品市场的闪亮卖点,山区在发展绿色无公害畜产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1、特有的自然环境适合建立绿色畜产品基地。山区大多远离大中城市和繁华都市,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工矿企业少,工业三废达标排放,生产环境安全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畜牧产业条件优越,是绿色畜产品的天然生产基地。
2、长期的养殖传统奠定了发展绿色养殖的基础。在山区,畜牧养殖是农户传统的经营项目,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保持有一定的养殖量,养殖方法已为大部分农民所掌握,具有基本的养殖经验,这些长期形成的养殖习惯和经验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奠定了良好基础。
3、畜牧养殖作为主导产业其产业链雏形已初步形成。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饲草种植已被群众接受并大面积推广,良种繁育力度加强,基本形成了较为健全的防疫体系,大大小小的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企业从无到有,“龙头+基地”格局正在形成,乡村一级专业协会开始出现,作用逐渐发挥。

[1] [2]  下一页


Tag: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
《对山区畜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