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项目总体发展规划第一节 项目简述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地处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中心位置皇姑幔景区,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保存完整,水质优良无污染,有阶梯式自然水潭,极其适合冷水鱼的养殖,其产品品质高,作为运城市首家金鳟、中华鲟的养殖项目,前景广阔。第二节 项目总体发展规划一、发展方向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将以皇姑幔养殖区为依托,生态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索性养殖,开拓出高品质鱼种养殖和景区观光相结合的发展新思路,充分利用历山丰富冷水资源,在人性化养殖产业的思想指导下,将该项目建设成为一项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为一体的多赢化项目,为山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服务。二、发展规划(一)自然生态放养型历山皇姑幔地处历山风景区中心位置,交通方便,基础设施较完善,植被好,生态保护完整,冷水资源丰富。沟口560多米的峡谷中水流急缓适中,水潭密布,自然生态放养的条件优越,具备较好的开发前景。(二)就近型销售模式历山自然生态游览区已初具规模,年接待量稳定在15万人次/年,餐饮需求旺盛,可消化80%左右的销量,另外闻济高速的开通使距县城的车程缩短至1小时之内,大大方便产品销往县城各大酒店、宾馆等餐饮用户及水产市场。就近的销售模式可以很好地控制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三)观光型养殖结合皇姑幔优美的自然风光,采用观光型养殖,不但充分的利用了当地丰富的冷水资源,更好地提升了养殖的附加值,也为景区和游客带一处生趣盎然的别致景观。第六章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第一节 已具备的基础条件历山皇姑幔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生活用水、用电、职工食宿等条件已具备,空余的房屋可以作为冷水鱼养殖的饲料库,操作间和管理间等。第二节 主要建设内容一、1480m3仿生态拦水大坝(共9个养殖池,面积约2.8亩);二、560m饲养道路及450m2饲料投放平台、2个休息凉亭;三、86 m2养殖防护网。四、26m仿生态漫水桥一座。第三节 主要建设内容说明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养殖池拦水坝、饲养道路、饲料投放平台等,所建设单项工程详细说明如下:一、养殖池1、9个养殖池的建设,面积约2.8亩。对现有的阶梯式天然水潭清淤整理,建坝蓄水以达到养殖要求的水深、面积、流速等技术要求。2、拦水坝:1480m3拦水坝要求仿自然生态型,主体为水泥混凝土结构,外墙采用当地河卵石堆砌,达到和周围景观和谐一致,最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主要技术指标:混凝土设计:c30水泥标号:325硅酸盐水泥二、饲养道路、饲料投放平台、凉亭1、饲养道路:560m该饲养道路依山势而建,部分采用空中栈道的形式,要有地方特色,质朴实用,又要较高的美学价值,适宜饲养和游客观赏,达到与林间旷野的幽静环境融为一体。饲养道路建设应减少挖方和增加边坡高度,保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达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宽度1.5m,共560m。沿线共需浆砌护坡300 m3。2、饲料投放平台:450m2在主要养殖池处增加木质饲料投放平台,既方便了饲养员投放饲料,又方便游客观赏。要求木板厚度4cm,平整度好,防腐处理,平台临水一侧设置防护栏杆。3、凉亭:2个在5池和8池各设休息凉亭一座,供游饲养员和游客休息、避雨等不时之用,要求质朴实用,又要较高的美学价值,达到与林间旷野的幽静环境融为一体。三、防护网主要功能防止山洪时鱼苗被水冲走,位置在1池前涵洞入口和出口设置两道防护网。防护网采用钢架结构,网孔直径不大于3cm。四、漫水桥根据地形规划设计,要求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以达到实用性和观赏性统一的目的。第四节 供排水工程及消防工程一、供水1、供水量计算序号名称养殖池面积供水量情况水源情况备 注1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1928m2≥0.3m3/s溪水2、消防用水量按同时火灾次数1次,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一次灭火用水量15l/s,景区最大用水量108m3。3、供水系统养殖池采用山泉自流供应,管理人员办公居住等设置室内供水。使用景区现有供水网络。二、排水1、管理人员办公居住等采用雨水、污水分流排放系统,其他用水不集中的地方,采取直接排放形式,由山间草木净化。2、污水排放系统管理人员办公居住等污水排放,使用现有景区污水排水系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