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公路2122.3公里;电力设施建设和电网改造投资18.2亿元,供电量年递增17.1%,20xx年达到76.3亿千瓦时;通信建设投资20.1亿元,到20xx年底装机总量232万门、移动用户145.8万户,比2000年底分别增长3.5倍和7.1倍。
我们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大力实施"六城联创",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城乡并举、以创带建,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统一部署、统一推动、统一落实,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连续实施"六城联创",努力打造"共创和谐、共享文明"的城市品牌。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文明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涌现出大厂评剧团、安次"夕阳红"宣传队、广阳康乐社区、**交警支队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按照"环城式、组团式、连线式"的创建思路,积极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470个村达到文明生态村标准。创建活动的扎实开展,有效地提升了全市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我们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在大力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各项事业,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形成了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进步的格局。着眼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注重发展社会事业,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巩固扩大普九成果,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亿元,在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同时,建成各类幼儿园780所,在全省率先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新建和改扩建了20多所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37%提高到71%。建设了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健全了乡(镇)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新建了全民健身中心、市体育场等体育设施,构筑起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服务网络。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相继完成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传染病医院和8个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新建、改建乡以上卫生机构159个。不断完善大社保体系,扩大覆盖范围,到20xx年底,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五大社保基金累计9亿元。注重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0xx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0.8‰,林木绿化率达到36.5%,全年空气质量指数二级以上天数336天。科技、民政、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进步。
我们坚持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树立积极的稳定观,抓基层、打基础,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形成了全市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不断强化守土有责和保稳定、促发展的意识,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实施"十百干"工程,努力把不稳定隐患和矛盾控制在当地、化解在萌芽。坚持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组织开展联合接访,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政治建警、科技强警",广泛开展"树公心、行公道、做公仆"活动,不断加强政法信访队伍建设。认真搞好流动人口和租赁房屋普查登记工作,对流动人口实行全覆盖、不间断的管理。适时进行社会治安集中整治,大力开展打击"两抢"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对"***功"等邪教组织的防控和教育转化工作。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高依法治市水平,全市社会政治稳定的局面不断巩固,充分发挥了首都"护城河"作用。
我们坚持执政为民,尊重民意做决策,服务群众办实事,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保证了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每年在市区兴办10件、在各县(市、区)兴办100件关系群众利益的实事,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全面落实了离退休干部"两费",有计划地解决了公教人员工资陈欠,补发了县(市、区)公教人员部分津贴。20xx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52元,比2000年增加3359元。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优化农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621元,比2000年增加1061元。去年以来,重点实施了农村"医、学、路、水、保、养"六项工程。五保集中供养工程硬件建设计划投资9991万元,生活设施配套计划投资1638万元。到今年底全市集中供养率将达到50%;医疗惠农工程已新建和改扩建乡镇卫生院28所;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程已落实财政资金15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5.1万人次;村村通油路工程已筹措资金7267.7万元,新修乡村公路259.4公里;人畜饮水工程已投资6920万元,解决了310个村、27.5万农民的饮水困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