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工作体会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加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 正文

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加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

[10-15 15:43:03]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工作体会   阅读:8547

导读:2、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六种模式河南经济总量和工业快步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在中部崛起战略中走在了前列,一个重要支撑就是县域经济。河南比较典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有六种。一是农业产业化推进型,改变单一www.xxk123.com(www.xxk123.com)的粮食生产,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发展规模化和基地化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二是劳务经济主导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本地区的富余劳动力有组织地转移到城市或输出到发达地区,走出农村来发展农村,走迂回发展和曲线致富的道路。三是工业突破型,因地制宜,培育比较优势,营造优越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四是资源开发型,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进行深层次、高强度、综合性地科学开发,拉长资源开发链条,促进产业升级,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及品牌优势。五是产业集聚型,这个模式特别适合工业强县,其依据是产业集群化理论。六是都市圈一体化型,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正在向周边县(市)区域快速扩展,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加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标签:班主任工作体会,银行工作体会,http://www.xxk123.com
2、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六种模式
河南经济总量和工业快步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在中部崛起战略中走在了前列,一个重要支撑就是县域经济。河南比较典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有六种。一是农业产业化推进型,改变单一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的粮食生产,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发展规模化和基地化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二是劳务经济主导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本地区的富余劳动力有组织地转移到城市或输出到发达地区,走出农村来发展农村,走迂回发展和曲线致富的道路。三是工业突破型,因地制宜,培育比较优势,营造优越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沿
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四是资源开发型,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进行深层次、高强度、综合性地科学开发,拉长资源开发链条,促进产业升级,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及品牌优势。五是产业集聚型,这个模式特别适合工业强县,其依据是产业集群化理论。六是都市圈一体化型,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正在向周边县(市)区域快速扩展,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正在形成良性互动与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
3、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选择
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扭住经济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放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一是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以市场建设为重点,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二是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球、全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四是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五是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引导现有企业通过联合等方式,尽最大能力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设备更新,加速产品研发作为投入重点;千方百计激活民间力量,聚集有限的资金,集中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空间大的优势项目;引导规模企业不断健全和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强化诚信意识,以良好的形象取得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更大支持。六是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通过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切实从“管理企业、管理百姓”向“服务企业、服务民众”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提速、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在服务领域上,要从适应企业和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由单一搞审批办手续向搞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断健全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制度,从源头治理,从机制入手,坚决清除一切不利于环境发展的障碍。
4、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目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方面,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中对发展县域经济的目标、主要途径、工作重点提出了要求,47个县(市)被赋予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并在加大财政对县域经济的支持、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改善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等方面明确了政策措施,下一步县域强县扩权趋势会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发展方向。县域经济应当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在财政支出、投资等方面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县域自身也要全面统筹县城经济、乡镇经济和农村经济,尤其要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做好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强化工业主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县域还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进而增强对市域产业转移、技术辐射的承接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工作体会班主任工作体会,银行工作体会总结报告 - 工作体会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