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常用范文规章制度论《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学术内涵» 正文

论《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学术内涵

[10-15 15:39:26]   来源:http://www.xxk123.com  规章制度   阅读:8444

导读:志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政治标准、体例标准、内容(资料)标准、记述(行文)标准和出版印刷标准等各个方面。同时,地方志记地方事,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如何把握地方特色,成为志书重点。另外,志书不是某一个人的专著,它内容丰富,牵涉的单位多,志出众手。如果没有一个志书质量标准及质量保障机制,想要使志书成为合格的文化产品,都非常困难,更不要说是精品名志。20xx年11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对志书质量提出具体标准,为志书质量标准化奠定基础。作为一部行政性文件,《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对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谈到的方志定义进行进说明,广泛吸收方志理论精要,带有较强的学术性。一、《地方志书质量规定》是对《地方志工作条例》方志定义的说明目前方志理论研究尚处于一个百家争鸣的阶段,对于方志定义、志体把握、记述方式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看法。来新夏认为:“方志,或称地方志,是记载一定地区(或行政区划)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述。”1王晖提出“方志是记述地方古今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情况的科学文献,它既是纵述历史的地方史书,又是横

论《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学术内涵,标签:公司规章制度,办公室规章制度,http://www.xxk123.com

  志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政治标准、体例标准、内容(资料)标准、记述(行文)标准和出版印刷标准等各个方面。同时,地方志记地方事,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如何把握地方特色,成为志书重点。另外,志书不是某一个人的专著,它内容丰富,牵涉的单位多,志出众手。如果没有一个志书质量标准及质量保障机制,想要使志书成为合格的文化产品,都非
常困难,更不要说是精品名志。20xx年11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对志书质量提出具体标准,为志书质量标准化奠定基础。作为一部行政性文件,《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对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谈到的方志定义进行进说明,广泛吸收方志理论精要,带有较强的学术性。
  一、《地方志书质量规定》是对《地方志工作条例》方志定义的说明
  目前方志理论研究尚处于一个百家争鸣的阶段,对于方志定义、志体把握、记述方式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看法。来新夏认为:“方志,或称地方志,是记载一定地区(或行政区划)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述。”1王晖提出“方志是记述地方古今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情况的科学文献,它既是纵述历史的地方史书,又是横陈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2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指出:“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应该说,《地方志工作条例》所概括的志书定义,最科学,也最权威。《地方志书质量规定》正是在《条例》定义的基础上,做出的明确规定。体现了志书的地方性,即《条例》所说的“本行政区域”;广泛性,即《条例》所说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内容;系统性,即《条例》所说的“历史与现状”;资料性,即《条例》所说的“资料性文献”。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第五章第十五条规定“越境不书”体现地方性。第四章第十三条所提到的具体内容范围,体现广泛性。系统性指志书的横向互相关联,纵向记述连贯,《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四处提到系统性。其中第四章第十三条两处提到:“内容反映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纵不断主线”;第五章第十六条规定:“续修志书处理好与前志的衔接”;第六章第二十四条规定:“反映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资料连贯、系统”。由此可见,《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对系统性的重视。这里提到的“历史和现状”、“与前志的衔接”,是二轮修志应该重点把握的。《条例》定义地方志书是“资料性文献”,《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第六章对此作了详细规定,强调资料的准确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同时,在第三章第八条中规定志书的记述方式是“述而不论”,这也是对“资料性文献”的一个诠释。
  二、《地方志书质量规定》体现了方志理论精要
  地方志书既然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那么,只要是记载了一个地方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不论其采用何种体例,都可以说是地方志书。故中国方志史上的志书体例结构五花八门,有门目体、纲目体、编年体、纪传体、记事本末体、政书体、三宝体、辑录体、经纬体等3各种不同的体例结构形式。但志书内容广泛,牵扯的面广,涉及记述时间久远,采用编年体、纪传体、记事本末体、政书体、三宝体、辑录体、经纬体均不能达到理想的编纂效果,只有门目体、纲目体统横排门类,纵述史实,统辖自由,分合方便,利于升格和降格以突出地方特色。所以,旧志以门目体和纲目体为主体。徽州地区现存府县志45部,除万历《歙志》为纪传体外,其余44部府县志均为门目体和纲目体。
  建国后的首轮修志,继承了旧志门目体、纲目体统横排门类,纵述史实的优点,无论是篇章节目体还是类目体,均是如此。同时在总体结构上增加了“概述”和“大事记”,以补门目体和纲目体整体概貌不明显、历史脉络不清晰的弊病;在体裁运用上,述、记、志、传、图照、表、录、索引诸体并用。从目前的方志编纂实践来看,是比较成功的志书编纂体例模式。《地方志书质量规定》肯定了一轮修志的编纂体例模式,并在第三章中作了具体规定。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一共有9章50条,涉及志书质量的方方面面。对此我们要明确重点,把握关键,有些方面是硬性规定,有些方面是弹性规定。对于硬性规定,必须毫无条件的执行,不得以理论探讨,创新实践为由,自由发挥。对于弹性规定,则可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进行创新发展。

[1] [2] [3] [4]  下一页


Tag:规章制度公司规章制度,办公室规章制度常用范文 - 规章制度
《论《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学术内涵》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