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需科学总结
很多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没有及时总结成败得失,往往只是比较机械地开展一些研究活动,很少总结阶段性成果,不重视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提炼,往往只是罗列一些开展的活动或感性的经验,科学性和理论性不够。更不重视研究成果的多样化表达,往往只是完成研究报告并去评奖,很少能根据研究结果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也很少写些相关的研究论文与案例并通过投稿或参评的方式与同行交流。
小课题研究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总结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或别人解决相同问题提供借鉴。总结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研究过程的再次梳理与提升,不总结可能很快就会忘记,总结出来可以作为经验让别人共享,还便于以后自己对此问题作进一步思考和提升。教师在总结过程中要做到三点:第一要及时梳理,梳理“自己是怎么做的”,习惯地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会更有效”,以便发现更多的问题,尝试更多的方法,积累更多的经验。第二要积极写作,将研究过程、改进过程、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和成败得失、教学感悟如实加以记录,可以是论文、案例或随笔,以写作的方式促使自己进行深入学习与实践反思,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表达的准确性、科学性、条理性和完整性。第三要科学提升,善于从理论层面梳理并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既要有感性的描述又要有理性的思辩,既要有感而悟又要有悟而发,既要有由点及面作发散性思考又要有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挖掘,从而提高思考问题的整体性、层次性、系统性。
小课题虽“小”,但其价值并不小。如果一线教师在做小课题研究时能做到上述几方面,不但会使小课题研究变得简单,而且能有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还能为以后做大课题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