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每个教研大组下面又以年级、学科不同细分为各教研小组。每两星期进行一次教研活动,以本年级教育教学中的出现问题为依据,确立研究课题,展开讨论,交流经验。 
    3)在全体教师中又实行“四个一”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即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学后记,像有些优秀的课后小记《书,打开比藏看好》、《一石激起浪千层,一问激起智无穷》、《模拟购物兴趣高》等;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奇妙的鲤鱼溪》、《新型玻璃》等;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研讨课,每周提供一个问题(每周向同年级同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提供一个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收集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比如说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在教学中怎样把握?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如何把握“收”“放”时机与技巧?如何在40分钟内既识字又学文(即阅读)并且要落到实处?信息上机实践课如何克服机少人多的情况?等等 
    三是开展各学科的阶段性研讨课及公开课活动,由各学科组、中心备课组与实验班教师共同研究探索出新型课方式。本学期我们推出数学组“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新型课《时分的认识》、《左右》,语文组“先学后教,在阅读中识字”的新型课《从现在开始》,综合组“加强课程之间整合的艺术课型”《天鹅蜜蜂》《愉快的表演》,面向全市、全区、全校举行观摩活动,突出课堂教学研究这一重点。就这样在全校教师中形成一个层层相扣,环环相绕,人人参与的研究网络,以解决教学中一些现实的问题为目标,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 
    四、以教促研,构建教学反思的研究平台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为促使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学校积极构建教学反思的研究平台。 
    学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以年级备课组为研究小组,整体研究与分散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主体作用和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优势,架构“自我反思提出问题—教研组研究确定课题—备课小组设计方案—研究者付诸实施并反思—教研组集体反思与评价”的研究平台。例如:语文新教材中教学内容太多,识字量大,一册书包括识字、课文和园地有50多篇,如何在40分钟内既要识字,又要阅读?这个难题摆在了所有实验教师的面前,于是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教师们展开了研讨。如:“从现在开始”一课教学程序是: 
    1、以让学生选择动物头饰,并作自我介绍,引入课题:从现在开始。 
    2、初读课文,找出生字。(之、轮、期、第、任、惯、式、眯、郑) 
    3、认读生字。 
    4、摘果子游戏,认读生字。 
    5、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联系课文认读生字。 
    6、讲解课文。让戴狮子头饰的、猫头鹰头饰的、袋鼠头饰的、小猴子头饰的小朋友上台充当万兽之王宣布各自决定。让学生在快乐情感体验中理解课文。 
    7、总结全文。 
    教学设计有一定的新意,可是起初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却是不尽人意。在教研中,语文教研组对这节课进行了集体诊断,对本课具体每个教学环节的情境进行研讨,老师们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联系自己的教学经验,畅谈着,争议着。执教者面对大家真诚的建议与帮助,深受感触,不断改进教学中不成功的地方,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后的《从现在开始》获得了大家的好评,二年级教研组长江爱珍老师是这样评她的这节课:课堂上经常开展小组讨论,坚持“先学后教”的原则,让学生想办法去认记生字,自己想办法去朗读课文,自己想办法去排演课本剧……倡导自学自得,教师只点学生难处,拨学生疑处。为我组教师觉得内容多,时间紧,如何把握时间作出了示范。最后经全体教研组教师集体评议,将这节课推出去,代表学校参加全市课堂开放月活动。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