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学资料校本教研—把握课程改革契机,推进校本课程开发» 正文

—把握课程改革契机,推进校本课程开发

[10-15 16:26:37]   来源:http://www.xxk123.com  校本教研   阅读:8146

导读:4、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一年来,我校大胆实践,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融入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查与学科考查评价的改革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校本课程所具有的综合性、开放性特点,使他借助综合实践活动来实施成为可能,并将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是课程内容的结合,有些校本课程,如《计算机与生活》,本身就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相近;二是课程组织形式的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如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实施校本课程的重要活动载体;三是教学课时的融合,在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方案中,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设置为每周4-5课时,我们将校本课程的实施按每周1课时纳入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中殊情况下可以将一周分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集中起来,完成一个完整的校本课程教学。 四、校本

—把握课程改革契机,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标签: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http://www.xxk123.com

4、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一年来,我校大胆实践,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融入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查与学科考查评价的改革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校本课程所具有的综合性、开放性特点,使他借助综合实践活动来实施成为可能,并将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是课程内容的结合,有些校本课程,如《计算机与生活》,本身就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相近;二是课程组织形式的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如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实施校本课程的重要活动载体;三是教学课时的融合,在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方案中,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设置为每周4-5课时,我们将校本课程的实施按每周1课时纳入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中****殊情况下可以将一周分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集中起来,完成一个完整的校本课程教学。

 

四、校本课程的评价

    与一般课程评价相比,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是以学校为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是一种多样性的评价,是一种评价主体广泛性的评价。这一特点要求评价主体素质较高,评价的标准、环境实现一定程度的标准化。鉴于这些理论,我们认为,对校本课程的评价,从评价内容上说,可以从课程的吸引力,课程的适应性,课程的科学性,课程实施的效果等方面实施;从评价的主体来说,可以是开发者本人的认识和评价、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课程授课教师的评价、学生及家长的评价,甚至是有关课程專家的评价与鉴定;从评价的对象上说,包括三个方面:即对校本课程开发者的评价(对课程的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者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至于评价的手段,对于不同的评价对象,选择的重点不一样,下面结合不同的评价对象,谈一下我们的设想:

1、对校本课程开发者的评价。对校本课程开发者的评价,实际上是对该课程质量的一种鉴定与认可。鉴于校本课程开发自身的复杂性,加上我校目前还只属于起步探索阶段,评价应以激励为主,既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又要有助于开发者不断的进行反思,在实践中加以调整和完善,由此我们考虑主要应从以下几个因素评价:一是该课程的适应性,是否适应地方和社区的特点、适应学校的实际、适应学生的状况;二是课程的科学性,包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渗透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的安排和素材的引用等;三是课程实施的效果,课程开发与实施对学生、教师及学校乃至于社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四是对一些选修性的校本课程,还可考核其吸引力,参考学生选修的人数。评价的主体与手段可采用有关课程專家的评价与鉴定,课程实施者的评价与感受,^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学生座谈与问卷调查的结果。最后,学校综合几个方面的因素,研究确定合适的权重分,形成对课程的最终评价。

2、对校本课程实施者的评价。对于规模较大的学校,校本课程并非只由开发者本人来实施,对于校本课程其余的授课教师,也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从而有助于推动校本课程的实施,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这种对对教师的评价应主要侧重于教师实施课程的主观态度,如备课等执行教学常规情况;教师实施课程的效果,即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接受程度的比较;教师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评价的主体与手段可采用教师授课后的教学反思,^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常规检查及学生考核的结果,按照一定的比例综合评定。

3、对学生的评价。结合我校正在实施的“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发展性评价改革的研究”这一课题,把学生校本课程的学习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考查的一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最后结果再折成等第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中。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和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学校和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将成绩转换成学分。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和学习过程的考核为主,结果为辅,设定不同的学时,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学时综合相加,再按一定的比例折成A、B、C三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