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兰亭集序》说课稿» 正文

《兰亭集序》说课稿

[12-07 14:03:19]   来源:http://www.xxk123.com  高三语文教案   阅读:8803

导读:说学法:根据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法,学生应该有相应该的学法。①诵读法,摩仿老师的阅读有感情的多次诵读;②勾画法,在读的过程中疏通文句不懂的地方用笔勾画出来,作好标记;③提问法,向老师提问,不会疏通的地方;④探究拓展法,师生共同探究文章的文本特点、叙事特色、写作技巧。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设置二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听教师范读后自由诵读,勾画出不懂的字句,(大约要20分钟)教师答疑,课堂上回答学生不懂的文句,落实“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的含义及用法(约25分钟);第二课时,学生梳理文章思路,师生共同探究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的写作技巧;(约30分钟)归纳烛之武的人物形象,落实德育目标。(13分钟)最后二分钟老师作结,布置作业。说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第二课时(左边)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怨辞-郑伯平怨———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利:东道主 害:越国以鄙远 亡郑而陪邻)-晋公再晓之以理详略得当 首尾呼应(右边)烛之武形象:正义爱国

《兰亭集序》说课稿,标签: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xxk123.com
  说学法:根据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法,学生应该有相应该的学法。①诵读法,摩仿老师的阅读有感情的多次诵读;②勾画法,在读的过程中疏通文句不懂的地方用笔勾画出来,作好标记;③提问法,向老师提问,不会疏通的地方;④探究拓展法,师生共同探究文章的文本特点、叙事特色、写作技巧。
  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设置二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听教师范读后自由诵读,勾画出不懂的字句,(大约要20分钟)教师答疑,课堂上回答学生不懂的文句,落实“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的含义及用法(约25分钟);第二课时,学生梳理文章思路,师生共同探究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的写作技巧;(约30分钟)归纳烛之武的人物形象,落实德育目标。(13分钟)最后二分钟老师作结,布置作业。
  说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
  第二课时
  (左边)
  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怨辞---------郑伯平怨———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利:东道主   害:越国以鄙远   亡郑而陪邻)---------晋公再晓之以理
  详略得当        首尾呼应
  (右边)
  烛之武形象:正义爱国   勇敢机智   能言善辩     以国事为重

高中语文第三册 3.2(10课)故都的秋 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我准备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三、二、一”教学目标:
  所谓“三”是要求学生掌握3个知识点:分别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二”是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分别是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一”是实现一个德育教育的目标,那就是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 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⑴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
  ⑵点拨法。在感受故都秋之美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⑶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2.学法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强调以读为主,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1)课前预习法(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诵读感知法 (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3)合作探究法 (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组织学习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模板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兰亭集序》说课稿》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