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 正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

[08-22 13:46:20]   来源:http://www.xxk123.com  九年级语文试题   阅读:8443

导读: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外面)2、选出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于”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躬耕于南阳 B、舜发于畎亩之中 C、皆朝于齐 D、骈死于槽枥之间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困惑, 思虑堵塞, 才能奋起,有所作为) C、曾益其所不能(曾经了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4、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A、(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国家常常灭亡。 B、(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国家常常灭亡。 C、(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国家一定灭亡。 D、(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标签:语文试题,http://www.xxk123.com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外面)

2、选出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于”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躬耕于南阳            B、舜发于畎亩之中

  C、皆朝于齐              D、骈死于槽枥之间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困惑, 思虑堵塞, 才能奋起,有所作为)

  C、曾益其所不能(曾经了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

4、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A、(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

没有敌对的国家,国家常常灭亡。

  B、(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

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国家常常灭亡。

  C、(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

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国家一定灭亡。

  D、(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

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国家常常灭亡。

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磨练。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得文章的论证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从反面论证了“死于安乐”。

  B、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了只要经受了艰苦磨难,就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C、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D、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强调的是  艰苦环境对人的磨练。

 

 

考题三

 

1、选出加点词有错误的一项(    ):

  A、劳其筋骨(劳累)                B、衡于虑(通“横”,梗塞,指不顺。)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D、国恒亡(灭亡)

2、选出与“征于色,发于声”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战于长勺            B、皆于美于徐公

  C、生于忧患            D、所恶有甚于生者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空乏其身(使他物资缺乏)

  B、行拂乱其所为(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九年级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试题 - 九年级语文试题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