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 正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

[08-22 13:46:20]   来源:http://www.xxk123.com  九年级语文试题   阅读:8443

导读: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D、入则无法家拂士(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4、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D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A、忧患能激励人兴奋起来,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 B、忧患能使人有更多生存、发展的机会,而安逸享乐使人很快就死亡。 C、忧患能激励人更好地生活,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 D、忧患能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强调造就人才不可缺的条件是:经受磨难。 B、作者认为一个国家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的情况下容易灭亡。 C、准备承担大任的人,先要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磨难,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受磨练”。 D、本文的论述的重心是“死于安乐”。6、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标签:语文试题,http://www.xxk123.com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D、入则无法家拂士(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

4、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D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A、忧患能激励人兴奋起来,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

  B、忧患能使人有更多生存、发展的机会,而安逸享乐使人很快就死亡。

  C、忧患能激励人更好地生活,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

  D、忧患能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

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强调造就人才不可缺的条件是:经受磨难。

  B、作者认为一个国家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的情况下容易灭亡。

  C、准备承担大任的人,先要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磨难,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受磨练”。

  D、本文的论述的重心是“死于安乐”。

6、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B、本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C、作者认为国家要长久不衰,就必须有“法家拂士”和“无敌国外患”。

  D、文章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

考题一

1、C   2、B  3、D  4、A   5、D   6、C

考题二

1、D   2、C  3、C  4、B   5、C   6、A

考题三

1、A   2、A  3、A  4、D   5、D   6、C


上一页  [1] [2] [3] 


Tag:九年级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试题 - 九年级语文试题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