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强化引导,发挥比较优势,集中发展,是尽快扩大经济规模的主要途径。传统手段促发展效率低,成效不显著。“三个集中”实践证明,走集中集约集群fa展道路,能有效降低成本,进一步做粗做长产业链,迅速扩大经济总量。
三、顺应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只有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速度与效益相协调,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和协调推进。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当前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不强,办法不够多;发展滞后,历史负债较重,进一步发展面临的资金、空间、环境瓶颈问题以及社会稳定问题依然严峻;城市形象陈旧,消费文化不够成熟,市民归属感不强;新农村建设刚刚起步,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差,缩小城乡差别的难度依然很大。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成都北部新城、生态工业高地、和谐XXX的重要阶段。对我区发展来说,今后五年的形势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主动应对,攻坚克难,在将要面临的困难中发掘机遇,在纷繁多变的挑战中寻找动力,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争创优势,努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
按照区委第九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坚持以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统领全局,牢牢把握推进城乡一体化、“三个集中”这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打造工业集中发展区、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特色农业区和XXX北部新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城乡协调、社会和谐、充满活力的成都北部新城、生态工业高地。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xx年翻一番,达到200亿元,力争2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24亿元,力争14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倍,达到亿元,力争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4倍,达到12.6亿元,力争1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425元,达到7000元,力争75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6954元,达到2万元,力争2.2万元;农村城镇化水平由41.9%提高到70。
一、生态工业高地建设强力推进,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以产业集中集约集群fa展为方向,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工业向园区集中度明显提高,进一步做大做强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四大主导产业,培育石油化工产业;以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和成都XXX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物流先导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好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商贸业,三产业实现全面升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农业发展新路子,建设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建成特色农业发展区,实现土地基本向规模经营集中。生态区建设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取得新突破,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到20xx年,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00美元,提高20405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为5:67:2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GDP能耗比降低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物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工业废水循环使用率达50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比重%,提升个百分点。综合竞争力在省、市排名分别为位和位,较20xx年提升位和位。
二、城乡差距不断缩小,新农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切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山区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重点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重点,实施“土地整理”、“拆院并院”和“新居工程”,人口向集中居住区集中明显加快;农村公共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和村民自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初步形成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局面。到20xx年,农业增加值实现9.1亿元、年均递增4.8%;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亩,占全区总农用地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实现:,农村土坯房和草房彻底消除,摘掉成都市经济发展缓慢区的帽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