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求职就业指导个人简历收购基金:“嗜血”的伪VC» 正文

收购基金:“嗜血”的伪VC

[10-15 15:40:56]   来源:http://www.xxk123.com  个人简历   阅读:8264

导读:为了完成上市大业,早在20xx年孙就与软银亚洲进行了深入的接触。20xx年,在软银的指导下,孙宏斌开始着手对顺驰置业的股权结构进行改造。20xx年5月19日,顺驰置业与软银亚洲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一个月后,这个项目的想像力又招来了凯雷投资集团,软银投资3000万美元,凯雷投资1500万美元。有意思的是,摩根士丹利也赶上了“顺驰资本快车”,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也向顺驰投资1000万美元。按照软银亚洲和凯雷的设计,顺驰最终选择了“海外曲线IPO”、俗称“红筹上市”的方式,以绕过国内监管实现在纳斯达克上市。其操作流程是:境内企业在海外设立离岸公司或购买壳公司→将境内资产或权益注入壳公司→以壳公司名义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筹资。顺驰置业围绕这个计划分两个阶段展开股权结构改造。顺驰置业的股权结构改造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将顺驰置业由纯内资企业改组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然后通过在开曼群岛注册的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ChinaRealEstateNetworkLimited)反向收购中国境内的运营实体顺驰置业。据孙宏斌透露,由顺驰置业变更而来的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已经于近日

收购基金:“嗜血”的伪VC,标签:个人简历模板,个人简历范文,http://www.xxk123.com

  为了完成上市大业,早在20xx年孙就与软银亚洲进行了深入的接触。20xx年,在软银的指导下,孙宏斌开始着手对顺驰置业的股权结构进行改造。20xx年5月19日,顺驰置业与软银亚洲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一个月后,这个项目的想像力又招来了凯雷投资集团,软银投资3000万美元,凯雷投资1500万美元。有意思的是,摩根士丹利也赶上了

“顺驰资本快车”,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也向顺驰投资1000万美元。  按照软银亚洲和凯雷的设计,顺驰最终选择了“海外曲线IPO”、俗称“红筹上市”的方式,以绕过国内监管实现在纳斯达克上市。
  其操作流程是:境内企业在海外设立离岸公司或购买壳公司→将境内资产或权益注入壳公司→以壳公司名义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筹资。顺驰置业围绕这个计划分两个阶段展开股权结构改造。
  顺驰置业的股权结构改造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将顺驰置业由纯内资企业改组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然后通过在开曼群岛注册的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ChinaRealEstateNetworkLimited)反向收购中国境内的运营实体顺驰置业。据孙宏斌透露,由顺驰置业变更而来的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已经于近日完成注册重组工作。也就是说,资本通道即将打成。
  与此同时,在软银亚洲和凯雷的设计下,孙宏斌获得了美国公民身份。这一“妙手”,使企业主公民身份及资产转移两道环节,都“擦边”绕过了外管局年初为加强监管制定的威力强大的11号文和29号文。
  如此一来,无论是对孙宏斌还是软银和凯雷,在中国的资本运作和流动都将发生在管制宽松的离岸国家,可以绕开国内严格的资本与外汇管制。而且,通过收购、注资、换股,境内企业股权为海外公司所控制,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享受相应优惠待遇。
  对孙宏斌与软银亚洲、凯雷而言,最重要的是通过海外上市公司可实现所持股份的全流通,并可在离岸注册地简便地办理有关股权转让、退出等资本运作,而境外公司累积盈余可以无限制地保留。直接地说,孙宏斌和顺驰无论在中国发展到100亿规模还是1000亿规模,一分一厘的利润享用在未来都将与中国无关。
  孙宏斌的完美资本“潜逃”让中国市场重新认识了又一种风险投资(VC)的威力。网络狂潮在中国退隐后,IDG这样花费5-7年功夫“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渐趋低调。近年来在市场折冲樽俎的主流,则是华平、凯雷、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等以股权收购为特征的收购基金式的“VC”企业。
  令监管当局恼火的是,收购基金式的VC企业甚少表现出培育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公司快速健康成长的“孵化”功能,更多是在把优秀企业和资金丰厚公司的资产从国内转移到海外。在软银亚洲和凯雷的“顺驰项目”中,可以清晰看到它们带给顺驰真正的增值服务,只是一个“过桥资本”的作用。
  事实上,风险投资只是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investment)的一种,属于投资于早期和成长期企业的创业投资。而私募股权投资方式还包括,投资扩展期的产业投资或直接投资(directinvestment),与管理层收购有关的投资(management-buy-out/in),投资过渡期企业的过桥融资(mezzanine/bridgefinancing),或上市前融资(pre-IPO)。而收购基金(BuyoutFund)是私募股权投资中专门进行股权收购买卖的一种投资方式。
  同为投资于企业,收购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其实有极大的不同。风险投资主要投资于创业型企业,而收购基金选择的对象是成熟企业;风险投资对企业控制权并无兴趣,而收购基金意在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这里的关键词是控制权。如果足够,收购目标企业20的股权也可满足;如果必要,100收购也在所不惜。
  目前在全球私人股权投资业,投资扩展期和过渡期的资金已经是投资创业期的3倍。尤其是收购基金,在国际私人股权投资基金行业中更占据着统治地位。据英国行业研究机构AlmeidaCapital数据,20xx年度全球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募集资金总额为1290亿美元,其中927亿美元流向美国,这之中又有约510亿美元是流入美国的收购投资基金。这一数字比流入风险投资基金的资金多出一倍以上。
  因此,软银亚洲在盛大项目上的暴富、华平“完美收购”哈药、凯雷“收官”徐工以及新桥资本、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为代表的投资基金,更准确地讲应该属于私人股权投资中的投资于扩展期、过渡期和股权收购有关的收购基金(BuyoutFund),而非风险投资。其项目选择未必会像创投那样投资高新技术,惟一标准是能否带来高投资回报。

[1] [2] [3]  下一页


Tag:个人简历个人简历模板,个人简历范文求职就业指导 - 个人简历
《收购基金:“嗜血”的伪VC》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