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学资料校本教研—“生态姓”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方案» 正文

—“生态姓”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方案

[10-15 16:26:37]   来源:http://www.xxk123.com  校本教研   阅读:8889

导读:“生态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方案    一、   课题的提出:    1、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进的今天,尤其是全国上下进行课程改革之际,人们对人的培养在认识上有了前所未有的质的飞跃。现在,更注重的是人的综合 素质,强调的是健全的人格教育,把知、情、意统一协调起来,建立一种完善和健全的心理结构。同时,现在提倡的个性教育更多地着眼于个体独特的内心潜能和资质的呼唤、显发和弘扬。而这一切的形成都需要一个赖以实施的空间,“生态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就是为师生提供这一有效空间,让学生在学校这一片沃土上锤炼、锻造,以完善自我,张扬个性,凸现特色。     2、现代工业文明造就了人类的辉煌和发达。但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环保意识的不到位,再加上人口迅猛增长,在开发、利用、改造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个副产品——环境污染,导致生态失衡。如:水和空气污染、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酸雨和沙尘暴的肆虐、珍稀物种濒临灭绝等。我国改革开放

—“生态姓”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方案,标签: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http://www.xxk123.com

“生态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方案

    一、   课题的提出:

    1、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进的今天,尤其是全国上下进行课程改革之际,人们对人的培养在认识上有了前所未有的质的飞跃。现在,更注重的是人的综合 素质,强调的是健全的人格教育,把知、情、意统一协调起来,建立一种完善和健全的心理结构。同时,现在提倡的个性教育更多地着眼于个体独特的内心潜能和资质的呼唤、显发和弘扬。而这一切的形成都需要一个赖以实施的空间,“生态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就是为师生提供这一有效空间,让学生在学校这一片沃土上锤炼、锻造,以完善自我,张扬个性,凸现特色。 

    2、现代工业文明造就了人类的辉煌和发达。但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环保意识的不到位,再加上人口迅猛增长,在开发、利用、改造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个副产品——环境污染,导致生态失衡。如:水和空气污染、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酸雨和沙尘暴的肆虐、珍稀物种濒临灭绝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但勿庸讳言,随之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因此,生态环保是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人类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还我一片洁净的蓝天”、“把绿色还给大地”是当代有识之士发自内心的呼唤。“世界只有一个地球”,既是现代的生态观,也是现代的教育观。很多人提出:保护世界环境,提高全民族的环境素质,要从学校教育入手。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好多国家把环境教育列入了学校教育。19xx年,我国也已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之一。19xx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政府编制并批准了《中国21世纪日程》,在日程中环境教育被列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教育是绿化明天的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3、我校地处经济较发达的太湖之滨,木渎古镇南郊,有丰富的生态环境教育方面的素材和资源,再加上我校“九五”期间进行了市级立项课题《校园绿化在素质教育中的育人功能》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校园环境的创设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九七年,我校又被评为“江苏省绿化达标单位”。因此,我们在原课题的基础上,求创新,求发展,提出《“生态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这一课题,使其成为素质教育的另一重要生长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课题的涵义:

    生态,这一概念来源于生物学,后扩展至人类学、社会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在这里它仅限于自然生态环境。

    “生态性”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和理论,结合学生的需求和年龄特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周边环境中所蕴含的环保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与专业研究人员进行合作而编制出来的对学生实施生态环境教育的课程。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当今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以“校本”课程来激活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将来的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必定多方面的。只有良好、有益的学习环境才能成就这一未来人才的素质要求。现代教育理论证实,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能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结构,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结合学校实际和周边环境的优势,开发“生态性”校本课程,定会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工作抓手。通过此抓手达到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乃至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标。

    2、环境教育理论。“环境教育”概念正式确立于19xx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国际环境教育规划司召开的贝尔格莱德会议。19xx年在第比利斯召开的国际环境教育大会则使“环境教育”日趋完善和成熟,该大会明确宣布“环境教育在现有的课程中是一门新学科,它应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包含在现有教学计划及教学过程中。”就其内涵而言,是关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就其处延而言,包括环境意识和观点的培养。研究环境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传授生态平衡、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治理方法的知识和相应的实践技能等多项内容。

[1] [2] [3]  下一页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