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学资料校本教研—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问题和争论» 正文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问题和争论

[10-15 16:26:37]   来源:http://www.xxk123.com  校本教研   阅读:8719

导读:    另一种对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澄清是采用区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的方式。广义的校本课程不仅包含由学校完全自主地决定教什么的问题,而且还包括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致力于为提供的课程准备教学材料,而且很少依赖现有的教科书。狭义的校本课程指对课程采取集中控制的教育当局授予学校一定的自由或自主性,允许它们决定部分在学校实施的课程。(鲁艳,1999,第23页)按照最广义的定义,这种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我国几乎很少见到,按照最狭义的定义,则几乎每所学校都在或多或少地开发校本课程。从最广义到最狭义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最终会形成令人眼花缭乱的情形。是否需要国家对此进行规范?对这个问题也还存有争议。    但争议并不妨碍研究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做如下总结:1.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它实质上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2. 校本课程开发旨在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3. 校本课程开发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问题和争论,标签: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http://www.xxk123.com

    另一种对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澄清是采用区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的方式。广义的校本课程不仅包含由学校完全自主地决定教什么的问题,而且还包括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致力于为提供的课程准备教学材料,而且很少依赖现有的教科书。狭义的校本课程指对课程采取集中控制的教育当局授予学校一定的自由或自主性,允许它们决定部分在学校实施的课程。(鲁艳,1999,第23页)按照最广义的定义,这种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我国几乎很少见到,按照最狭义的定义,则几乎每所学校都在或多或少地开发校本课程。从最广义到最狭义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最终会形成令人眼花缭乱的情形。是否需要国家对此进行规范?对这个问题也还存有争议。

    但争议并不妨碍研究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做如下总结:1.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它实质上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2. 校本课程开发旨在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3. 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4. 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5. 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国家课程开发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而校本课程开发注重独特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是国家课程开发很难兼顾的。(吴刚平,2000,第1—3页)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权力下放

    对校本课程开发而言,目前我国研究者最关注的是如何处理好校本课程开发和国家课程开发之间的关系。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权力下放的关系紧密,这在最近许多有关校本课程的文献中均有所提及。有人把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和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产物。教育权力比较集中的国家主要由国家权力机构掌握整个教育系统的资源与全力的组织、分配,也控制着学校的所有课程,“课程开发由国家教育权力机构组织專家决策、编制课程,它是全国统一的,并采用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从而形成了集权制课程开发传统,也称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崔允漷  沈兰,2000,第65页)地方分权的国家课程决策权多在地方,并且地方又往往“赋予学校在课程事务上的自主权,课程开发由学校、教师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即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崔允漷  沈兰,2000,第66页)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经历了xx年代和xx年代的改革,比较单一绝对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和地方课程开发模式都在发生变化,权力过于集中的国家,开始为寻求课程开发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下放部分课程管理权限给地方或学校,俄罗斯和东亚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变化极其显著;一些课程权力过于分散的国家,逐步开始强调国家课程的价值,如英国从xx年代教育大辩论开始至19xx年《教育改革法》正式颁行,逐步限制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上不加任何外部控制和缺乏责任心的“操作自由”,直至设立国家课程并颁布其标准。但英国的国家课程决不是走向中央集权,英国的国家课程具有“不排他性”教师教什么内容仍然具有较大的自由度。课程的校本开发特色依然十分明显。总的看来,国家课程开发和校本课程开发两种模式的适度结合,比较容易获得课程的平衡。国家或者学校都不可能独立地进行所有的课程决策,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或者校本课程开发模式都不可能解决学校的所有课程问题,因为两种课程对于学校的教育都具有特定的作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不再采用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或者校本课程模式来开发课程,而是在国家课程框架规定的限度内,通过授予学校高度自由来发动课程革新。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国家课程开发模式,这种自上而下的“研究—开发—推广”模式目前受到空前的挑战,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市场机制的普遍建立,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中央集权被打破,教育改革赋予学校前所未有的办学自主权,学校也就需要成为课程编制的主体角色之一;二是课程專家负责编制课程、学校只是执行的情况,造成课程容易脱离变化中的学校实际,又否定了教师对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免产生抵触情绪;三是从專家研究到开发实验,再到推广这种课程开发模式周期长,缺乏灵活应变能力,不能及时反应知识发展、社会经济和学生的需求,课程改革产生较大的滞后性。(柳夕浪,1999,第6页)而校本课程则由学校、教师决策,体现地区差异和学校特色,采用实践-评估-发展的课程开发模式,体现了未来课程开发的基本特点。目前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发展,体现了课程管理上决策分享和权力下放的要求,但“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关注得还不够”(崔允漷  沈兰,2000,第70页),推广这种课程开发模式需要解决的国家、地方课程分权及其责任,相关配套的考查、评价制度改革等研究得很不够。对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权力下放来说,二者联系紧密,但还不是一回事,它们并不是同一个问题,“权力下放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它可能会加速校本课程的开发,但其本身并不是个充分条件。”(鲁燕,1999,第20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