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业高新发展要大步跨越。十六大报告指出:工业企业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根据这一要求,要继续打造集团化工业体系,走高新工业化道路。
一是扩张煤炭基地。大家知道,煤炭是我县经济的主体支撑,是**人民的“金饭碗”,长期离不了,近期丢不得。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不达标的小型煤矿必须关停,产生污染的小型企业必须取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扩张煤炭基地,夯实基础,实现规模化生产。今年煤炭基地扩张,主要实施的在建项目有:沁新公司150万吨主焦煤基地建设,总投资9000万元,200*年投资3000万元,形成100万吨主焦煤生产能力,20xx年完成基地建设;致远公司21万吨扩建项目,总投资33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300万元,今年完成投资1000万元,年底形成生产能力;康伟公司45万吨扩建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年内完成投资2000万元,20xx年6月达到生产能力。主要实施的新上项目有:留神峪60万吨东山接替井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分两期建设,建设年限三年,今年完成审批立项,并开工建设,20xx年竣工投产;黄土坡公司45万吨扩建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建设年限两年,今年完成投资2000万元,完成主体工程,20xx年达到设计要求;马军峪公司45万吨扩建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年限五年,今年投资200万元,并开工建设,20xx年达产达效。同时,对有发展潜力的煤炭中、小企业,也要积极创造条件,进行项目技改,规模扩张,年内力争实施3—5个矿井新项目技改扩建,整体提高我县煤炭生产水平。
二是提升高新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关联度强、牵动力大、回报率高的高新产业,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必须依托高新技术,对传统能源工业进行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升级,促进循环增值。今年重点完成的项目有:通洲公司100万吨机焦扩建项目,总投资4.5亿元,目前已投资1.6亿元,二号焦炉现已投产,一号焦炉确保在上半年投产,达到年产焦炭50万吨的生产能力,并力争化产配套,回收焦油、粗苯、硫膏等化产品,实现煤气发电;五矿焦化厂40万吨扩建项目,年内完成投资2000万元,力争达产达效。同时要做好新上项目的立项和实施工作。新上项目有:沁新公司新建王陶60万吨选煤厂,总投资3600万元,年内完成审批立项,并开工建设,建设年限二年;煤矸石发电厂,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二期工程投资5000万元,装机容量1.2万千瓦,年内完成规划设计、设备订购,力争开工建设;王陶2×5万千瓦煤矸石发电项目,总投资4.7亿元,建设年限三年,今年要完成审批立项并尽快开工建设,力争明年9月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营,20xx年第二台机组运行;县焦化厂40万吨扩建工程,年内完成可研立项,明年开工建设,力争20xx年建成。非煤高新产业和清洁能源工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早见成效。主要项目有:龙头水电站,总投资470万元,有效利用沁河上游水力资源进行发电,已完成投资130万元,今年二期工程要全面启动,完成投资200万元,明年三期工程完成并投入运营;肥田灵生物肥料系列产品已通过国家科技产品认证,农业部颁发了生产许可证,年内要力争实现规模生产。
三是构建现代体系。去年的三干会上,我们提出建设四大工业园区和打造工业集团的要求。通过一年的运作,郭道、李元、灵空山、王和四大工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沁新、通洲等集团进行效益膨胀,呈现了改制后活力迸发、效益猛增的局面。但是,综观我县工业企业现状,对照加入WTO后的要求,以及十六大提出的“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为此,对以集团公司为重点的全县工业企业,必须按照高新企业的要求,构建现代企业体系。首先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一方面继续完善改制企业以董事会为核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强化职业经理人建设,完善监事会监督下的内审内控机制,使企业的决策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企业改制,年内县焦化厂、乳品厂等14户县营、集体企业要彻底进行改制。其次,要改革企业的投资体系,融通资金渠道,沁新、通洲等重点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实现上市操作。第三,要大力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工业技术、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的变革,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激发企业集团不断发展的活力。
200*年,在全县范围要开展一场引资上项、发展规模企业的竞赛。力争产值亿元以上的发展到3—5个,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达到5—7个,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达到10个以上。各乡镇要积极发展规模性企业,引进资金要在1000万元以上,有条件的乡镇要超过2000万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