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工作报告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正文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10-15 15:43:38]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工作报告   阅读:8190

导读:(三)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保证农民增收科学发展1、正确处理在农民增收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与政府促进作用的关系。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中,广大农民是行动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决定了农民是增收的主体。只有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尊重农民的职业选择,并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才能把农民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政府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体,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充分发挥引导、推动和服务的作用,保证政策、措施的科学和实效。“越位”和“缺位”都不利于农民增收。2、正确处理促进农民增收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关系。促进农民增收是党在农村政策的核心目标,粮食生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为此要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保障耕地占补平衡,保证粮食总产,又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那一方面的偏废都将影响农民增收。3、正确处理促进农民增收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然而我们看到为了增产增收,一些地方破坏生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标签: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http://www.xxk123.com

(三)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保证农民增收科学发展

1、正确处理在农民增收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与政府促进作用的关系。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中,广大农民是行动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决定了农民是增收的主体。只有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尊重农民的职业选择,并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才能把农民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政府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体,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充分发挥引导、推动和服务的作用,保证政策、措施的科学和实效。“越位”和“缺位”都不利于农民增收。

2、正确处理促进农民增收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关系。促进农民增收是党在农村政策的核心目标,粮食生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为此要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保障耕地占补平衡,保证粮食总产,又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那一方面的偏废都将影响农民增收。

3、正确处理促进农民增收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然而我们看到为了增产增收,一些地方破坏生态、开荒种地,以致水源涸竭、水土流失。为此,要正确处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农民增收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力求做到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改善生态与促进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在我们这样一个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要坚持该退耕的坚决退耕、该种草的坚决种草、该禁牧的坚决禁牧,实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四)加强法制建设,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鉴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事关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应加强制度和法律建设。国家关于支持“三农”工作的政策均带有指令和规章的性质,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我省财政困难,支农资金比例低,而且往往不能及时到位,影响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支农资金总额为59.49亿元,比下降1.5%,年均降幅0.75%。其中:中央投资44.57亿元,省级财政投入9.7亿元,市县配套资金5.21亿元,分别比增长17.4%、下降2.4%、下降58%。这就是说,三年间,中央投入在以每年8.7%的比率增加,而省级财政投入和市县配套资金分别以每年1.2%和29%的比率减少。因此,为保证农民增收的持续发展,建议省上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提高投入比例,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投入,将有关支农资金、省市配套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各类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对其到位的比例、时限、运作机制等制定相应的政府规章,有的应通过地方性立法加以保证,以加大监督力度,创建“三农”工作良好的法制环境。


上一页  [1] [2] [3] [4] [5] [6]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