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依法管理城市力度,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坚持人性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市、区、街三级管理网络,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加快城市管理法规建设,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继续扩大综合执法范围,努力消除城市管理的盲区和空白点。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实现事后处理整改向超前预防控制转变。推动城市管理信息化。强化城市交通管理,树立以人为本、公交先行的交通管理理念,建立相应的交通组织管理模式。努力避免城建施工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研究制定符合我市地域特点的清冰雪机制。
搞好经营城市工作,提高城市建管的市场化水平。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城投公司融资平台作用,建立良性偿债机制,探索融资新途径。采取BOT、TOT、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参与大项目建设。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和招标拍卖制度,发挥土地资产效益。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推进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化。实行特许经营制度试点,把清扫保洁、道路维修养护、绿化抚育等推向市场。
(七)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努力做好减贫扶弱和社会保障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进一步落实财政投入、小额贷款、税收减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业,发展民营经济、劳务经济,努力扩大就业容量,全年增加10万个就业岗位。继续实施再就业援助行动,安置1.5万名“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积极筹措地方匹配资金。建立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机制,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养老保险突破100万人,新增参保人员10万人,把个人养老账户做实6个百分点,解决近10年来个人养老账户空账问题。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确保养老保险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达到176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医疗保险力争达到155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继续提高城市低保金补差额,开展农村低保工作。建立和完善城市低收入家庭供热保障制度。深入开展“慈善济困民德工程”、“扶贫结对”等活动,巩固发展“慈善超市”,建立直接、便捷、可靠的救助通道。改造城区危棚房80万平方米,提供380套廉租住房,力争全部解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不足6平方米的贫困户住房问题。深入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围绕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四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争创文明城市为目标,深入开展“树立哈尔滨形象”和“信守社会公德、争做文明市民”活动;以建设“诚信哈尔滨”为目标,开展“共铸诚信”活动;以提高未成年人综合素质为目标,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育人网络,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做好社会稳定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哈尔滨”活动,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坚持专群结合,防范、控制、打击、整治并举,依法惩治各类犯罪活动。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XX功”等邪教组织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建立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健全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机制,加大安全检查、监督力度,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负责地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引导群众依法信访,遏制越级访、集体访、异常访和重复访的发生。
(八)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做好科技和人才工作。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支持力度,启动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0个实验室建设,推进全液压起重机、畜禽疫苗等10个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加快科技园区建设,增强辐射能力,形成高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聚集效应。优化市场配置人才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引进国外智力,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培育技能型人才,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继续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以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快政务信息网络建设,做好社区信息化试点推广工作。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加快网上审批系统、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金卡工程、电子缴税入库系统、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等应用系统的开发、推广和利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