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学资料校本教研—从三反思二实践活动看农村小学校本教研» 正文

—从三反思二实践活动看农村小学校本教研

[10-15 16:26:37]   来源:http://www.xxk123.com  校本教研   阅读:8148

导读:    30岁之前的教师普遍认为:这种形式有利于自己快速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能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实践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是一种煅炼自己的好形式。    30岁至40岁的教师认为: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将反思的结果以课堂教学的方式予以呈现,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学习其它教师的教学经验等方面,比其它一些单一的教研活动,效果显然要好得多,但在时间跨度及第一节课堂教学与第二节课教学之间容易造成心理反差,给教师的心理挑战过大,容易使教师身心疲惫,给教师增加了额外的精神负担。    40岁以上的教师认为: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对年轻教师有促进作用,这一点从他们的上课水平变化就可以得到证明。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就像是在战场上练兵一样紧锣密鼓,兴师动众。对于我们是一种负担,我们在业务上对自己要求不高,这种形式对于我们来说,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还是以前单一的教研活动好,一次性的就过去了。    显然这种形式的教

—从三反思二实践活动看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标签: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http://www.xxk123.com

    30岁之前的教师普遍认为:这种形式有利于自己快速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能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实践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是一种煅炼自己的好形式。

    30岁至40岁的教师认为: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将反思的结果以课堂教学的方式予以呈现,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学习其它教师的教学经验等方面,比其它一些单一的教研活动,效果显然要好得多,但在时间跨度及第一节课堂教学与第二节课教学之间容易造成心理反差,给教师的心理挑战过大,容易使教师身心疲惫,给教师增加了额外的精神负担。

    40岁以上的教师认为: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对年轻教师有促进作用,这一点从他们的上课水平变化就可以得到证明。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就像是在战场上练兵一样紧锣密鼓,兴师动众。对于我们是一种负担,我们在业务上对自己要求不高,这种形式对于我们来说,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还是以前单一的教研活动好,一次性的就过去了。

    显然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对中青年教师来说,是一种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好形式,而对40岁以上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对“三反思二实践”活动存在抗拒心理,30岁至40岁教师虽然认为这种形式对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有较大的帮助,但同时也认为,由于时间跨度大,使得教师疲于应付。

    总结以上的访谈结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引起第三次问卷调查结果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时间跨度过大,在两次实践活动中,对教师的心理有挑战意义。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的这种教研形式,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先看下面一则来自于实际中的案例:

    4月的一天傍晚,数学组在会议室进行集体备课,像往常一样,执教的胡老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向参与备课的教师进行叙述,然后提出设计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胡老师讲后,沉默了几分钟,教师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某某地方应该改,有的说不该改,议论得挺热闹的,胡老师也边听边记,将教师们的意见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上涂了又改了,议论持续了半个多小时节,最后终于形式了一致的意见。第二天第一节课胡老师带着经大家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在301班进行了课堂实践。第三节课教师们在会议室进行了集体评课,这下子大家的话就多了,有的说胡老师某地方没按预先的设计进行操作,有的说某些地方应该进行修改等,比集体备课时还热闹,最后胡老师说出了自己的体会,及进行修改的地方。第三天胡老师将经大家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在302班进行二次实践,课外活动时间,数学组的全体教师在教室里召开了第三次集体研讨,显然这次发言的教师少了,没有第一、二次讨论得激烈,大家的脸上显出倦容,倒是胡老师自己讲了第一次上课与第二次上课完全不同的感受,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同是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另外一个教研小组,则是另一番情景(这是两年前的一个案例)。

    集体备课时段:体育教师毛老师讲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后,要求大家发表意见,校长首先讲了自己的观点,音乐老师说:好,非常好,英语老师说:我的意见跟音乐老师的意见相同,倒是美术老师讲了几句:从我美术角度看,某某地方可能要进行修改,这样似乎更能体现学生的形体美……

    第一次实践后的反思活动:体育教师毛老师讲了自己实践体会后,教务主任进行了评课,教研组长进行了较全面的过程反思,音乐老师说,你的感觉很正确,就按你的感觉改一下吧;英语老师说:就学生的评价方面好像缺了什么;美术老师说:我觉得老师的基本功还是不错的……

    第二次实践后的反思活动,还是体育教师毛老师首先讲了自己两次不同的体验后,英语老师说,比第一次有了很大的进步,音乐老师说:照这样多上几节,够得上县名师了……

    剖析以上两则案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是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主动性,是衡量校本教研成效性的关键因素,无论哪一种教研形式,其最终目的都应是促使教师积极参与其中。无论哪一种教研活动如果离开了教师的积极参与,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