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答案» 正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答案

[12-07 14:03:22]   来源:http://www.xxk123.com  高三语文教案   阅读:8273

导读:5.试评述袁宏道的诗歌发展观。袁宏道的诗歌发展观是变,从主体(指创作者)方面言,变是真的必然结果,他说:“真则我面不能同君面,而况古人之面貌乎?”(《与丘长孺》)从时代方面言,诗歌的变化也是必然的。他说:“文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不同的作家风格不同,不同的时代面貌不同。而复古派(前后七子)承认文学是变化的,但否认变是合理的,要复古就是要诗歌不变。袁宏道肯定变的合理性、必然性,这就打破了前人的陈陈相因的成法,“不拘格套”,“从胸臆流出”,并主张向民歌学习,形成其诗歌的独特风貌。第七讲清 代一、填空题1.金圣叹称《 离骚 》、《庄子》、《 史记 》、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为“天下六才子书他的文学评论尤以评点《水浒》、《西厢》著名。2。 金圣叹 说:“圣人之作书也以 德 ,古人之作书也以 才 。”教材指出:这其实是把作家从道德家中分离了出来。3.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他说:“某尝道《水浒传》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其实《史记》是以文 运事 ,《水浒》是因文 生事 。”从纯艺术的角度,他更推重像《水浒》这样的虚构文学。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答案,标签: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xxk123.com
5.试评述袁宏道的诗歌发展观。
袁宏道的诗歌发展观是变,从主体(指创作者)方面言,变是真的必然结果,他说:“真则我面不能同君面,而况古人之面貌乎?”(《与丘长孺》)从时代方面言,诗歌的变化也是必然的。他说:“文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不同的作家风格不同,不同的时代面貌不同。而复古派(前后七子)承认文学是变化的,但否认变是合理的,要复古就是要诗歌不变。袁宏道肯定变的合理性、必然性,这就打破了前人的陈陈相因的成法,“不拘格套”,“从胸臆流出”,并主张向民歌学习,形成其诗歌的独特风貌。

第七讲清 代
一、填空题
1.金圣叹称《 离骚 》、《庄子》、《 史记 》、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为“天下六才子书他的文学评论尤以评点《水浒》、《西厢》著名。
2。 金圣叹 说:“圣人之作书也以 德 ,古人之作书也以 才 。”教材指出:这其实是把作家从道德家中分离了出来。
3.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他说:“某尝道《水浒传》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其实《史记》是以文 运事 ,《水浒》是因文 生事 。”从纯艺术的角度,他更推重像《水浒》这样的虚构文学。
4.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一部杂著,共分八个部分,其中有关戏曲的有词曲部和演习部。
5.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 立 主脑”。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主要 人物 和中心 情节 。他说:“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闲情偶寄》;
6.王夫之认为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巧者则有 情中景 , 景中情 ”。
7.王夫之借用佛学的范畴,提出了诗歌创作的现量说。教材指出:王夫之的现量说有三义:即现在义、现成义和显现真实义。
8.教材认为:叶燮的诗学专论《 原诗 》是继刘勰《 文心雕龙 》后理论性和体系性最强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
9.教材指出:叶燮把创作分成“在 物 者”即创作客体与“在 我 者”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
10.叶燮在《原诗》里把创作客体分为理、 事 、 情 三个方面
11.叶燮在《原诗》里把创作主体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其中的 识 处于核心地位。
12.王土禛是清初具有广泛影响的诗人和诗论家。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是由清人张宗柟辑其论诗之语而成的《 带经堂诗话 》,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是“ 神韵 ”说。
13.王士禛“神韵”说借用据传作者是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的两句话,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 ”。
14.教材指出:王士禛认为 清 和 远 是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
15.教材认为:沈德潜诗话体诗论著作是《 说诗晬语 》。他主张诗歌创作应有益于教化,提出“ 审宗旨 ”说。
16.教材指出:体裁 和 音节 就是沈德潜的所谓“格调”。
17.沈德潜编选了《古诗源》等许多诗歌选集,体现了他清理诗歌史的意图。他说:“先审宗旨,继论体裁,继论音节,继论神韵,而一归于中正和平。”教材认为,这既概括了他清理诗歌史的方法和目的,也构成了他诗歌理论的基本框架。
18.乾隆时期,当沈德潜的“ 格调 ”说盛行之时,袁枚则提倡“ 性灵 ”说,与之相抗。
二、名词解释题
1.(李渔的;“立主脑”说
李渔在《闲情偶寄》之《结构》部分单立“立主脑”一节以论文。所谓“立主脑”,他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而“传奇”(明清戏曲中的一种名称)的“主脑”就是一部戏曲的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即他所说的“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的主脑也”。例如传奇《琵琶记》的中心人物是蔡伯喈,中心事件是重婚相府,这就是《琵琶记》之“主脑”。其他众多人物和事件都要围绕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来展开,并为之服务。
2.(王夫之的;“情景”说
王夫之的诗歌创作理论特别注重意境的创造。他认为诗歌意境的构成莫不由情、景两大元素。《姜斋诗话》认为诗歌中的情、景是彼此互相依傍,缺一不可的。他更进一步深入考察,提出诗歌中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种:其一是“妙合无垠”,结合得天衣无缝,无法分别,这是最高境界;其二是“景中情”,在写景当中蕴涵着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感到有景物形象在。总之情景互相融合才能构成诗歌的意境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模板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答案》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